【书名】百年清史研究史
【作者】朱浒
【格式】#pdf
【分类】#历史 #清史 #经济史
【简介】清代经济史跨越古代和近代,并且晚清时期更增加了大量古代经济史所未有的新内容,从而使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超历代。本书通过对百年来清代经济史研究的系统总结,认为如何从社会实践出发,更为确切地把握清代经济史的发展脉络,是走出纠结于三类范式的困境的重要努力方向。这三种范式包括: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指导下、以生产关系为基准的革命史范式;其二是以生产力为指归的现代化范式;其三则可以称为是以内部视角为指引的“中国中心观”范式。
【用户评论】
赛雅颂:发端——生产关系范式——现代化范式——“中国中心观”范式——实践出发的经济史研究(正在努力但还没有形成范式,朱前所长浒在努力)。经济学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经济史,本书毫无疑问彰显后者,因此主要回顾的也多为此类著述。著作偏少,论文偏多;今人学者偏少,耆老旧硕偏多(这就是学术影响力吧)。提纲挈领,思路清晰,娓娓道来,跟朱浒讲话风格一样。
了无痕:一如既往地脉络清晰、剖析深刻、论述有力、文笔简练。但有以下几个问题。1. 此书虽然使用了几种范式来总结和概括主要研究取向,但具体讨论时仍是以研究主题的类别为准;2.未讨论贡赋体制是本书的一个重大缺憾,从封建经济论,或可称之为革命史观当中走出来的、主要由明清经济史的经验研究贡献的贡赋体制理论,在我看来是历史学界一项极为重要的理论贡献。当然,可以把贡赋体制看作封建制度抑制经济发展的一个变种,但我觉得其内涵的丰富性不亚于后者。3. 此书体现出历史学者对经济史发展的思考,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极强的学科本位和忧患意识。
小於菟:所谓的百年清史大概是指20世纪的百年,所以综述极少涉及近20年的研究,让人格外意识到,21世纪早就过去了五分之一啊(不是)。可读性比《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那本好,作为文献查漏补缺可以一读,但关注点偏于北方,比如华南学派就很少被提及。
保吉公威:自记:四部分:初创期【辩梁启超说,认为吴延燮的《清财政考略》为其续,卫挺生的清代货币研究、陈瀚笙的中英茶市研究、曾鯤化的铁路研究为其成。抗战时有傅衣凌的精彩研究】、唯物史观视角【三个方向的讨论:封建社会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现代化视角【市场、商品流通、物价、商品化、对外贸易,有一个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的转向,包括农业、造船等产业,并有走向区域研究的趋势,在现代化经济论背景下,讨论西方冲击、近代工业、产业转型等问题】、中国中心论及多元视角【中国内面的、跨学科的、区域的,但有化解革命倾向,被称为“反东方学的东方学幽灵”。主要讨论三个学者:李伯重江南农业的研究(回应黄宗智的过密化)、高王凌人口问题研究、许檀北方市场研究,他们反思西方范式,试图提出一套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的内化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