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藏在建筑里的城市小史,从七丘之城、世界之都、教皇之城到现代首都,勾勒罗马三千年跌宕起伏的城市演进
☆跟随建筑学者在真实的街区寻访历史,拆解建筑与遗迹中交织的悠久历史,将建筑遗迹与电影、传说、故事、壁画一一对应
☆皇帝、教皇、国王、独裁者等历代罗马统治者,如何用建筑宣示权威与野心?
☆32开平装小开本,可随身阅读,探索罗马的理想读物
内容简介
罗马城如同一张羊皮纸,在数个世纪里被不断覆盖、重建。从万神殿到扎哈·哈迪德设计的MAXXI曲线,建筑学教授安德鲁·利奇解读建筑、历史遗迹、城市街道及其背后的建造意图,为读者勾勒出一系列历史速写。每一章他都带领读者在真实的街区寻访历史,将建筑遗迹与电影、传说、故事、壁画一一对应,帮助读者了解罗马这座城市如何形成,又如何被历史塑造。
作为曾经的帝国中心、世界之都、文艺复兴中心以及现代首都,罗马城中数不清的文化叠加交织在一起,在建筑上体现尤为明显。王政时代的砖块建筑几乎被大理石替代,罗马帝国时期的神殿或被遗弃,或用于教堂建筑,圣彼得大教堂见证了基督教会从一个卑微的开局发展为触角伸及四方的精神帝国,特尼米车站的改建则是人道主义取代法西斯价值观在建筑上的表达。
作者都根据罗马所处的不同时代依次规划出线路图,在真实的罗马街区寻访历史,解读建筑上不同的历史层次,依次想象罗马从起源到王政时期、帝国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王国时期以及短暂的第三帝国时期。通过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细节,深度呈现罗马的魅力。
媒体评论
在这本非传统的、精心写作的小书中,安德鲁·里奇捕捉到了在罗马历史和城市场景中跳动着的记忆,在罗马这座世界舞台上,崇高与微小以某种方式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了一起。
——Maristella Casciato,盖蒂研究所
本书充满雄心且令人振奋地介绍了罗马这座城市所拥有的近三千年历史。读者将在书中展开一段不间断的旅程,从罗穆卢斯为罗马城划下的疆界边线,到扎哈·哈迪德所设计的二十一世纪当代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曲线,里奇将罗马城市历史上那些重要的人物和最著名的建筑均娓娓道来。
——Pippo Ciorra,卡梅里诺大学
作者
安德鲁·里奇 Andrew Leach
悉尼大学建筑学教授。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华莱士学者(2017—2018,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2019—2020)。已出版《什么是建筑史》《黄金海岸:城市和建筑》等。
译者
傅婧瑛,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任《篮球报》记者,现为自由译者。代表译作包括《11枚戒指》《金字塔底层的财富》等。
目录
序言
引言 关于观看的思考
概述
最高级的艺术作品
轨迹
从类比到体验
关于罗马的书
第一章与起源有关的问题
在和平祭坛
罗慕路斯与雷穆斯
埃涅阿斯与古罗马人的起源
根基
王政时代的罗马
塞维安城墙
七丘之城
古罗马广场
从定居地到城市
第二章罗马,世界之都
在庞培剧场
奥古斯都的罗马
斗兽场
食物、农场与花园
万神殿
浴场与日常生活
“去罗马……”
第三章中世纪
萨克萨·鲁布拉
君士坦丁治下的基督教
巴西利卡
转折点
基督教帝国中的罗马教会
争夺权力
圣克雷芒教堂
罗马公社
第四章回到罗马
世界剧场
回归年代
重生年代
教皇之城
两个工程
1527 年罗马之劫
缓慢转变
一次字面意义上的复兴
巴贝里尼及以后
建造中的纪念碑
第五章 意大利首都
庇亚门后
欧洲力量的象征
设计一个现代共和国
罗马,意大利首都
罗马问题
古罗马精神
不设防的城市
从墨索里尼竞技场到第十七届奥运会
为罗马人提供住房
大工程
参考资料
年表
注释
图片提供者名单
名词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出版物及作品名称对照表
用户点评
原书名《罗马》,是一本2016初版写给大众的历史读物,作者是一位新西兰的建筑史学者,从建筑和城市出发,却不执着于建筑学议题。意外的是译者的历史储备充沛,足以消化这样一本浓缩之书的翻译,且文笔流畅,实为难得。 在高铁上翻读完整本,就又一次陷入到一座关于罗马的空间(城市)、时间(历史)、记忆(生命经验)的迷宫之中,也只是无数座名为罗马的迷宫之一。
藏在建筑里的城市小史,从七丘之城、世界之都、教皇之城到现代首都,勾勒罗马三千年跌宕起伏的城市演进

下载地址
正在寻找资源
如果您恰好有这本书的资源,欢迎留言提供给其他的读者。
如果您非常需要这本电子书,可以留言,我们将会优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