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格非全新散文与文学评论集
◩在文字中与卡夫卡、福楼拜、托尔斯泰等大师对话
◩跟着大家读经典,一场属于文学爱好者的盛宴
————————————
📕【内容简介】
◍格非全新修订的散文与文学评论集。格非以其 严谨又不失风趣的笔调,在文字中与卡夫卡、马尔克斯、福楼拜、列夫·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英玛·伯格曼、门德尔松等文学、艺术大师展开对话,为读者带来一场不可多得的文学盛宴。
◍格非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被当代文坛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本书共分为三辑,收录了他精心挑选的文化随笔、读书笔记与文学评论,每一篇都蕴含了他多年累积的写作及阅读经验。这些文章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带领读者拾起被忽视的细节,体会伟大作品给予心灵的震颤。
————————————
✍【编辑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有什么共同点?如果爱玛·包法利最后解决了破产危机,她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对冤家?英玛·伯格曼为何认为沉默是缓解心灵痛苦的方式?此类问题你都可以在《小说的十字路口》中找到答案。
◩“我相信,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在试图将读者带入一个未知的陌生世界。”
格非,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清华大学教授。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著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中短篇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青黄》等多部;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博尔赫斯的面孔》等多部。
格非属于擅长对文学、社会、历史等问题做深入思考的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坚韧、优雅、准确、睿智等特质,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风格鲜明,获得过一系列重要文学奖项:其中,《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隐身衣》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望春风》荣获第一届“京东文学奖”。此外,他还获得过“200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第一名、《新京报》“2011年度文学类致敬图书”、“2014年度老舍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目录
第一辑小说的十字路口
003写作的恩惠
006作家的局限和自由
011小说和记忆
020长篇小说的文体和结构
025故事的内核和走向
041时代与经典
045常例与例外
048小说的十字路口
059故事的消亡
064发展主义观念与文学
第二辑十年一日
071十年一日
0881999: 小说叙事掠影
099雷蒙德·卡佛
102加西亚·马尔克斯: 回归种子的道路
115列夫·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133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
147《包法利夫人》与福楼拜
165《城堡》的叙事分析
195鲁迅和卡夫卡
209存在与想象
221《红楼梦》的真妄观
第三辑塞壬的歌声
231塞壬的歌声
235阳光的时间
240寂灭
243音乐与记忆
248我与音乐
252似曾相识的精灵
259寒冷和疼痛的缓解
266词语
270另一种形式
274博尔赫斯的面孔
用户点评
旧文重编,一半的篇目跟《博尔赫斯的面孔》重复,不过重读一遍还是受益的,格非的文论我本本爱看,不僵化,不说讨厌的理论套话,对经典足够熟悉,感受力好,且内化成自己一套理解,虽不是什么惊人灼见吧,但贵在清晰中正,时不时当文学课复习一遍,温故而知新。第三辑的文章意思不大,最后一页是不是排重了?
格非虽被称为“学者型作家”,但写起评论来丝毫没有学院派的晦涩和枯燥,而作家对文本的敏锐感知力,也让他能辨别出小说家精心埋下的细节,将一个个问题抛给读者。很多文章都是根据格非上课讲稿整理而成的,上他课应该很好玩。没机会听课的,读书也够了。看到他说:“读者毕竟不是用空想的文学理论喂饱的,如果作家与读者之间得不到应有的交流,那么读者完全有足够的理由抛弃他们。”“一个作家如果过分地关心他在未来的‘不朽’,实在是一种变相的疯狂。”忍不住笑起来,确实如此啊!
文论客观但不刻薄,读完让我只想反思自己的肤浅和傲慢

下载地址
正在寻找资源
如果您恰好有这本书的资源,欢迎留言提供给其他的读者。
如果您非常需要这本电子书,可以留言,我们将会优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