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印度与巴基斯坦百年纠葛的缩影
动荡时期的巴基斯坦
现代政治与古老传统的碰撞
※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书入围
※《旁观者》《每日邮报》《伦敦标准晚报》《新政治家》年度图书
※当代旅行文学经典,知名旅行作家戴芙拉·墨菲、威廉·达尔林普尔赞赏和好评
※洞悉神秘主义者、部落首领和封建领主的生活世界,真正了解巴基斯坦的精髓和本质。
本书记录了英国驻外记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2006年至2009年间在巴基斯坦的旅行见闻。从19世纪开始,威尔金森外祖母的家族就从欧洲来到印度,后来虽然离开了,但无论生活还是社会关系,依然与次大陆息息相关。威尔金森十几岁时首次拜访巴基斯坦,之后更是作为驻外记者到这里工作,在他外祖母的朋友贝古姆的帮助下,他开始探索这个处于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之中的国度。他旅行到巴基斯坦最边远之地,脆弱的健康状况并未阻止他的脚步。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洋溢着对巴基斯坦及其人民的爱和了解,这正是写好游记的先决条件……书中对他在巴基斯坦的游历做了妙趣横生、消除偏见的精彩描述。——《国家报》
迷人而热情洋溢,诙谐幽默,辛酸又耐人回味。——《泰晤士报》
作者简介:
伊桑巴德·威尔金森出生于1971年,从小在爱尔兰听着祖先们——植物学家、艺术家、水手和士兵——的冒险故事长大,他们游历了中国、非洲、印度和阿尔巴尼亚,这让他对漫游世界充满了激情。大学毕业后,他在《乡村生活》杂志社工作。之后他前往巴基斯坦各地旅行,但这一雄心壮志因肾衰竭而中途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透析和第一次肾移植,他成为《每日电讯报》驻西班牙的战地记者,然后成为驻巴基斯坦的记者并完成了他的旅行,这次旅行成为本书的主题。经过第二次肾移植,他现在是一名驻香港的记者。
译者简介:
王凤梅,贵州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2005年获贵州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史研究。
审校者简介
蓝琪,1948年生,湖北安陆人,1983年师从项英杰先生研究中亚史,1986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随后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任教,二级教授,2015年8月退休。主要从事中亚史、突厥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著有《称雄于中亚的游牧民族》《16—19世纪中亚各国与俄国关系论述》《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等,译著有《草原帝国》、《治国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等。
目录
推荐序 V
进入巴基斯坦 1
序言 3
第1 章 拜访贝古姆 12
第2 章 首都之行 21
俾路支省:害群之马 39
第3 章 追踪纳瓦布 41
第4 章 在纳瓦布的巢穴 50
旁遮普省:查姆查、乔杜里和辣椒之地 65
第5 章 基本现实 67
第6 章 泽娜特的“半名流”生活 81
第7 章 我的地主 107
第8 章 侥幸逃脱 112
第9 章 麻雀脑和番茄酱 119
信德省:皮尔和奴隶之地 133
第10 章 拼凑的国家机器 135
第11 章 真实的巴基斯坦 143
第12 章 季节的变迁 155
第13 章 刻板的独身主义者 162
第14 章 预言 170
第15 章 女王归来 176
第16 章 放手 180
群山环绕:失落的世界 187
第17 章 极端腐败 189
第18 章 欢乐与杀戮之地 194
第19 章 卡拉什异教徒 201
第20 章 骨肉相残的嗜好 209
第21 章 山中长者 213
阿富汗尼亚:公牛和黄蜂 223
第22 章 伪圣 225
第23 章 朗姆酒、流浪汉和雷贝琴 232
第24 章 放弃开伯尔山口 246
第25 章 到处“纠错”的激进分子 259
离去 271
最后的漫步 273
致谢 280
词汇表 283
索引 287
用户点评
尽管很长时间都曾被称为“巴铁”,但巴基斯坦作为国家无论是旅行还是文化层面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陌生的存在。以我为例,除了历史课本中的印巴分治,和二十年前相熟的北大东语系童鞋所学乌尔都语专业外,其余的了解都来自《国土安全》等剧集。商务这本新出的远方译丛较好地填补了这种认知上的空白,特别是地理、宗教和文化层面。巴基斯坦的英文意译圣洁之地,其得名比作为国家的成立还早十年,而真正的国名Pakistan则是由旁遮普省的P、阿富汗尼亚的A、克什米尔的K、伊朗的I、信德省的S以及土哈利斯坦和俾路支省两个stan组成,可见不论是地缘政治还是宗教精神,其教义冲突与边界争议可说是与生俱来。但本书作者的游历并未囿于纷繁复杂的政治现状,而是去历史更深处寻访正在或已经消失的古老传统,探求未来的或有可能,这恰是远方之所在。
为什么一个英国人要到巴基斯坦去寻根?一切还要从大英帝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还不算遥远的印巴分治说起。如今,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后裔里希·苏纳克成为英国首相,巴基斯坦人后裔尤萨夫就任苏格兰首席部长,不得不令人感慨风水轮流转啊!
报道把吉德拉尔说成 “游客的香格里拉”。吉德拉尔是个小镇,国绕一座古堡而建,就在兴都库什山一条河流上游的拐弯处。我原以为我不会喜欢这个地方。可我大错特错了。 我们乘坐一架双螺旋桨飞机,从白沙瓦出发。飞机飞过斯瓦特北部山区边境,我越过飞行员的肩章,看到了兴都库什山的最高峰一一吉德拉尔的众山之王蒂里奇米尔峰,山尖上白雪皑皑,山腰云雾缭绕。在飞机降到陡峭的绿色谷底前,我们瞥到了北至中国、东至印度的美丽壮观景象,也许只有极地景观才能与之媲美:数百座雪山沐浴在青铜色的阳光下;在远处,拾眼就能看到那宏伟而神圣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下了飞机,这里与爱尔兰的集镇公共汽车站一般大,散发着慵懒的感觉。我们深吸了一大口山间空气,机场的地勤人员在干活,动作缓慢,幅度较大,这一切给人一种平静、安闲自在的感觉。

下载地址
正在寻找资源
如果您恰好有这本书的资源,欢迎留言提供给其他的读者。
如果您非常需要这本电子书,可以留言,我们将会优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