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老师羞辱的学生,
遭到所爱之人操控的年轻男子,
遭到同学当面评头论足的女孩,
或是不断遭到父母“玩笑式”吓唬的孩子……
施暴者可能是你亲和优秀的朋友,受害者可能是你坚强冷静的妈妈,旁观者可能是你一句无心的恶意评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曝露在心理暴力之下,这种无形的痛苦可能不会被注意,有时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它比身体暴力更难识别。
本书基于16个亲历者的自我证言以及23个自卫的心理要诀,指引你对被隐藏的破坏性的关系提出质疑,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其害或摆脱这些关系。
[法]阿丽亚娜 · 卡尔沃(Ariane Calvo)
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致力于精神创伤等领域的研究。正念冥想导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暴力?
一种试图“消除他人”的暴力
获得社会对心理暴力必要的承认
心理暴力与既有观念
第二章 心理暴力从何而来?如何形成?
教育心理暴力
操控:心理暴力的基础
第三章 心理暴力的机制
不同形式的情感勒索
他人不存在
被动攻击模式,一种不成熟和挑衅的态度
依赖关系的建立
第四章 心理暴力的后果
反复与“复杂性”创伤
创伤性解离
“三重痛楚”:创伤在自身的重现
第五章 治愈心理暴力的伤害是可能的
说出来,迈向重建的第一步
学会设置界限并让自己的需求得到尊重
反操控技术
结语 成为心理平定的使者
用户点评
首先必须要承认,世上真的有恶人。其次要懂得:暴力是一种基于控制和支配的关系模式,心理暴力的表现可以是言语攻击、威胁、骚扰、持续批评,也可以是更为微妙的手法,比如情感勒索、自杀式勒索、或者“软暴力”。但心理暴力的目的是确定的恶:打压他人、摧毁他人。书中对“自恋变态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进行了分析,并说明没有什么可以为暴力辩护、人格障碍也不能。这本小书给了受害者23个实用建议,我觉得最基本的有两个:拉开物理距离、放下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每年读几本心理自助类小书挺好的,保持警觉。
用来自省,不要成为施暴的父母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心理暴力的受害者,有时也可能是施暴者……

下载地址
正在寻找资源
如果您恰好有这本书的资源,欢迎留言提供给其他的读者。
如果您非常需要这本电子书,可以留言,我们将会优先处理